传承中医药 健康伴你行
专家与同仁堂领导合影摄/法制晚报王硕
法制晚报讯(王硕)11月22日下午,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传承中医药健康伴你行”——中医药高峰论坛之第二场在广州隆重举办。多位中医药界学术泰斗、权威人士针对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中医中药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重点围绕中医中药在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和使用优势方面进行了讲解。论坛由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主持。科学炮制安全用药首先,在论坛现场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世臣,论证了中医药科学体系的显著特色。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医的辨证论治;二是中药的炮制。中医临床中,面对患者,要通过阴阳、气血、脏腑辨证,确认病机和治疗的理论,进而立治疗之法,处方遣药。遣药之时,要随辨证论治的要求,斟酌选用通过相应炮制方法制备的中药饮片,制成汤剂或成药,以达到安全用药并确保疗效的目的。张世臣会长指出:中药安全用药的核心就在于科学炮制!如利用水飞法炮制朱砂、雄*,可有效降低*性,以达到安全用药并保证疗效的目的。中医辨治疑难杂症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燕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林丽珠,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深入讲解了脑血管病和肿瘤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燕院长指出,中医传统定义的中风病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范畴,《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对中风病的定义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可见,中风病等同于急性脑血管病。中医学对属于脑血管病范畴的中风、头痛、眩晕等病症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而林丽珠教授也介绍:“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学术特色。中医对抗癌症治疗特点为:抑制瘤体,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带瘤生存”就是邪(肿瘤)正(机体)对峙、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以同仁堂安宫牛*丸、西*丸等产品为代表的中成药在处方组成、功能主治、药理研究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心脑血管和肿瘤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两位专家一致表示。此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顾问、全国妇联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李智从同仁堂的中医药文化入手,讲解了同仁堂以质取胜的药品质量意识,并介绍了同仁堂产品对各种疑难杂症的使用与优势。以中药抗肿瘤“第一药”西*丸为例,主要成分为牛*和麝香。配合抗肿瘤药等均有明显增效减*作用,多用于辅助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尤适于晚期恶性肿瘤和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的治疗,另外还用于治疗炎性包块、增生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到场的大量医疗机构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不仅广泛传播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对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热心公益事业国药健康伴你行百姓健康离不开医药企业的诚实守信和良心制药,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以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保健知识、提高百姓生命与生活质量为己任。在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中医药高峰论坛的举办,积极参与百姓健康大讲堂、家庭药箱进万家等系列公益活动,为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让昔日皇家御药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健康而不懈努力。此次高峰论坛对传承、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振兴民族中医药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活动借助高端、权威的学术平台,向消费者传播安全、科学的中医药常识,向社会传递珍惜民族品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正能量。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表示,高峰论坛活动是公司“国药同仁堂助力中国梦”大型系列活动之一,类似活动还将在多个城市陆续举办。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一贯的善待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理念,传承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展系列爱心公益活动、文化普及活动和关爱健康活动,以一个中医药龙头企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文/王硕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