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成立大会 [复制链接]

1#
通讯员供图。

记者郭静通讯员殷子张蓝溪

11月27-28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医院胰腺中心承办的“中国胰腺病大会暨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大会是胰腺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城的全国盛会,会议邀请了国内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并就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急慢性胰腺炎的综合诊治进行探讨,包括胰腺徽创手术技术、胰腺放化疗及个体化精准治疗、肝胆胰手术视频分享等。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

胰腺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华南胰腺微创联盟会长、医院普外科行政主任陈汝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根据医学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以前胰腺病是一个“西方病”,而随着人民的物质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变成了“东方病”了。

“截止到年,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上升到第二位,而人们对胰腺病的认识却不足。实际上,胰腺癌的危害性非常大,该病被称之为“癌症之王”,在治疗过程中,胰腺癌病人的总体预后相对较差。由于发病隐匿,许多病人不能早期诊断能接受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病人比例仅为5%至15%。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15%。中晚期病人的生存期较短,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个月至6个月对于晚期胰腺癌病人。因此,胰腺癌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要引起我们重视”。陈汝福教授说,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有资料显示,肿瘤早期根治术5年生存率可达20%至40%,放化疗联合治疗后生存率略有提高可见,只要对胰腺癌足够重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谓的“癌症之王”并非无敌。

是一类生活方式病,预防要从自身做起

陈汝福教授特别强调,胰腺癌早期发病时,没有什么特异的症状。但如果发病,均是中晚期的病人了。其实,胰腺癌是一类生活方式病,遗传的因素站的比率很少,后天发病的因素占得比率多一些,例如环境、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占到了发病的50%,所以,我们早期预防要从自身做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慢性疾病的及时治疗、预防,例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为这些慢性病都是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如果出现腹部不适,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排除胰腺癌的因素。

“由于胰腺癌没有特异的标志物,因此给诊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重视疾病的早期开发,能够对早期诊断提供一些帮助”。陈汝福教授介绍说,实际上胰腺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仅依靠一个科室来完成诊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来完成疾病的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患者的最终获益为核心,只有团队成员协作才医院的综合实力。例如医院组建的胰腺病中心,我们会定期进行多学科讨论,普及多学科诊治,给病人制定合理、最佳的治疗方案,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而此次成立的学会,就是为了多学科的互动、交流、推广经验,尤其是微创技术。另外,医院进行普及和规范诊疗模式,同时提供诊疗指导。

相关链接:陈汝福教授手术团队年全年完成例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据了解,作为医院普外科行政主任、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手术团队在年全年顺利完成例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年开始在该院开展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胰腺手术。科室成功举行了十次全国胰腺微创手术演示直播,线上线下观摩总人数超过3万人。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胰腺癌大会,期间该中心作为会长单位牵头成立华南胰腺微创联盟,陈汝福教授任联盟会长,扩大了胰腺中心在华南地区的影响力。积医院、医院医院等胰腺病学领域知名专家互动交流;发表多篇高质量原创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在亚太、全美肝胆胰年会上学术发言。

此外,陈汝福教授作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外科的发展和建设,荣获“中国年度十大帮扶人物”称号。同时,陈汝福教授还担任《中华胰腺病杂志》第一副总编辑,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