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概念里,好像只有特别胖,吃了很多的人才会得糖尿病;但事实上,得了糖尿病而骨瘦如柴的糖友也不在少数。到底是为什么同样是糖尿病,有人很胖,有的人却很瘦,不是说三多一少,得了糖尿病都会消瘦的吗?
确实,从糖尿病的发生机制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大量血糖被流失,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所以糖尿病人会越来越瘦。
有些糖尿病病人之所以会发胖是由于在没有患糖尿病之前身体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就已经紊乱状态,由于饮食生活习惯不良,胡吃海喝,或者长期应酬、加班、熬夜给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导致胰腺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或者引起胰腺B细胞变异使其分泌的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人体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
但是这个时候胰腺B细胞还处于代偿期间,人体血糖基本上还处于正常范围内,而由于身体各个系统及脏器的细胞不能得到较多的能量,人就会感觉全身乏力,身体就会命令胃肠系统加快蠕动和吸收,这个时候人就会经常感觉到饥饿,饮食量也会加大,胃肠吸收的功能也会增强,进而会导致人体发胖。
当胰腺的B细胞不能在代偿,功能慢慢丧失的时候,人体的血糖就会高出正常范围,因此这个时候人体虽然患有糖尿病但身体还是处于发胖状态。因此糖尿病早期人体的身体一般情况下都会处于发胖状态。但到后期身体会慢慢消瘦,体重也会下降。
但还有一部分人在没有患糖尿病之前就比较瘦,同时身体的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也比较差,无论吃得再多,身体照样处于消瘦状态。因此这种人即使患了糖尿病身体只会更瘦,甚至枯瘦如柴。
一般I型糖尿病人以绝对胰岛素缺乏为主,这样的病人一般都有体重下降,三多一少明显。大部分病人会明显消瘦。
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较多的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不足,此种患者一般三多明显,食量巨大,一顿可吃一、二斤主食蔬菜,喝水巨多,一天最多的可喝水15L。排尿量非常大,一夜可排尿数次。但是体重不降有些还会有些许增加,这提示是Ⅱ型糖尿病的早期,到了中后期没有例外的都会体重下降,有的会骨瘦如柴。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糖尿病人并没有胖点好还是瘦点好的说法,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胖不瘦,才是最有利于控制血糖,最好的。那么,糖尿病人该如何维持健康体重呢?
增加优质蛋白
糖尿病患者要规律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同时更要保证好每天的优质蛋白摄入。优质蛋白包括:鸡蛋,鱼肉,虾肉,瘦肉,牛肉等食物。
不过,在每日进食过程中,患者们需要注意不要摄入太多的脂肪。肉类尽量选择精瘦肉,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每天监测好血糖
无论是体型肥胖或是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也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水平。如果患者发现近期血糖波动比较大、体重也有明显变化,应当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来调整用药,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让体重及血糖趋于稳定。
每天监测体重
为了更好地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自己的体重有所重视,要养成定期监测体重的习惯,每周、甚至是每日监测一次。如果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患者应当及时调整饮食或就医。
糖尿病患者们可以在家放置一个体脂秤,随时监测自己的体重变化情况。
除了监测好血糖和体重外,运动也是糖尿病患者们不可或缺的维持标准体重的好方法,饭后散散步,适当运动也是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