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男婴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住院3个月 [复制链接]

1#

导读

半月龄男婴第一次「呕吐咖啡渣样物」,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溃疡。改用氨基酸配方奶后仍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复查胃镜溃疡改善不明显,腹部B超见该患儿胃壁逐渐增厚,幽门逐渐狭窄……

这个小婴儿为何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小小年纪为何多发胃溃疡?胃壁逐渐增厚,难道是肿瘤?亦或是自身免疫性胃病?

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排黑便患儿男,2月龄,因「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1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第14天开始无明显诱因呕吐咖啡色样物,多发生于喂奶后半小时内,并排黑色大便,曾停母乳改氨基酸配方奶喂养后仍症状反复。外院全麻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性溃疡(活动期)、幽门狭窄,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炎,腹部B超检查怀疑肥厚性幽门狭窄。我院门诊B超检查提示幽门区未见明显肿块回声。入院体检:身长53cm,体重3.7kg,营养不良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未及包块,肝脾未及肿大。实验室检查:WBC10.3×/L,血红蛋白81g/L,嗜酸细胞5%,生化凝血功能正常。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幽门不全性梗阻。入院后予氨基酸奶粉喂养、静脉用奥美拉唑4mg每12小时1次抑酸、口服胃肠黏膜保护剂,仍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住院21天,复查胃镜、B超,正规治疗,病情却持续恶化入院第6天行第1次胃肠镜检查:胃窦、小弯、胃底见大片溃疡灶,幽门口狭窄变形(图1A、1B)。黏膜病理提示胃窦、胃体、胃角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无萎缩,固有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散在个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窦、胃体、胃角分别达1、2、10个/HFP),未见幽门螺杆菌(HP),未见肠化(图2);结肠镜下所见大致正常。入院后第1次内镜检查所见1A:胃窦小弯侧见大片状溃疡,覆厚白苔,幽门口狭窄变形,直径约0.5cm;1B:胃角大片溃疡延伸至胃体、胃底。图2: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无萎缩,固有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散在个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10个/HPF),未见幽门螺旋杆菌,未见肠化HE×入院第21天行第2次胃镜检查,镜下见溃疡较上一次检查时改善不明显(图3)。图3入院后第2次内镜检查:胃窦溃疡较前一次检查时无明显改善,幽门狭窄变形行胃镜下空肠置管未成功,改行腹腔镜下空肠置管,氨基酸配方奶持续空肠喂养,由5ml/H起渐增加至50ml/H;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引流量50~ml/d,胃液PH值波动于4~6,当PH=4时反复出现咖啡渣样物。复查B超提示:胃窦部及幽门部胃壁不规则增厚,较厚处约13.0mm。正规治疗后效果差,考虑什么?考虑患儿正规治疗后效果差,不排除胃泌素瘤、自身免疫性胃病、特殊病原体感染等少见病。胃泌素检查结果正常,肿瘤筛查结果仅糖类抗原?稍高(39.06U/ml,正常值<37U/ml)免疫相关血清检查均阴性。免疫六项中IgG、IgA、IgM、IgE、C4正常,C3稍低(0.43g/L,正常值0.74~1.38g/L),CMV-DNA定量、EBV-IgM阴性,大便HP抗原阴性,胃黏膜病理未证实HP感染。入院第72天行第3次胃镜检查,仍有幽门狭窄和巨大溃疡。B超检查发现胃窦部全层胃壁弥漫性增厚,较厚处约12.0mm(图4)。胃肠MRI检查发现胃小弯肿物(图5)。图4:B超检查见胃窦部全层胃壁弥漫性增厚,较厚处约12.0mm(胃大弯侧),浆膜层回声增强增厚;幽门肌增厚,较厚处约3.5mm;图5:腹部MRI检查见胃小弯侧胃壁全层增厚,向下延伸至幽门处,最厚处约1.8cm;胃小弯浆膜层内可见一异常信号影,边界清,大小约2.3cm×0.9cm×3.4cm,T2WI呈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住院3个月,最终确诊IMT全身PET-CT检查提示胃小弯侧(近幽门)团块状高代谢病灶,不除外淋巴瘤。外科剖腹探查见胃小弯侧胃壁一肿物,厚约1.0cm,长约6.0cm,宽约2.0cm,上延至贲门,下延至十二指肠降部中段。质硬,较固定,与肝门部、胰腺紧密粘连,无法行根治术,行肿瘤活检和胃空肠吻合术(图6)。术中冰冻切片提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肿物病理可见梭形肿瘤细胞增生,细胞轻度异型,胶原丰富,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图7)。免疫组化显示Vim/β-catanin(+)、CK/ALK/S(-)、CD34/CD10(-)、SMA/Dec/Actin(部分+)、Ki67(小于1%+)。图6:术中发现肿物质硬,较固定,与肝门部、胰腺紧密粘连;图7:肿物光镜病理,可见梭形肿瘤细胞增生,细胞轻度异型,胶原丰富,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浆细胞HEx术后拔除空肠营养管,恢复经口进食,未再出现呕吐咖啡渣样物。术后1个月体重持续增加(约40g/d),达到追赶生长,复查B超提示肿瘤体积较前稍缩小,未见肿瘤转移。IMT是什么?IMT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常有低度恶性的表现或交界性肿瘤的特点[1]。WHO软组织肿瘤分类(2)将IMT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肿瘤」[2]。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首次将IMT列入胃肿瘤组织学分类中[3]。IMT最常见于肺,也可见于腹腔、肠系膜、后腹膜、盆腔、肝、胰、泌尿道、四肢及躯干、上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发生在腹腔的IMT称为AIMT,常与周围脏器或组织粘连,具有与腹腔内其他肿瘤的影像学、临床表现甚至病理学形态相似的特征,故常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免疫组化标记Vim、MSA和SMA特异性高[4],是AIMT与腹腔脏器其他类型肿瘤鉴别的重要依据。IMT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相关因素有手术、创伤、炎症、异常修复、EB病*或特殊细菌感染,也有学者认为与基因有关。有研究证实,IMT在遗传学上存在异质性,50%~70%的儿童或年轻患者常有克隆性细胞遗传学重排。受累的染色体是2p23,该片段上的ALK基因与多种伙伴基因(TPM3、TPM4、CLTC、RANBP2、ATIC等)[5]。这种单克隆核型基因组的重排和肿瘤特异性融合基因的产生,为IMT的单克隆性及肿瘤性起源提供了有力证据。文献报道50%~60%的患者ALK免疫组化阳性,其中30%~67%的ALK阳性患者存在ALK基因突变[6]。本病例患儿免疫组化ALK阴性,所以未进行基因学测定。Coffin等[7]根据病理学表现把IMT分成3型,黏液样型或血管型、梭形细胞紧密型、细胞减少纤维增生型。目前IM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达到治愈目的,术后无需放化疗等进一步治疗。大多数IMT在不完全性切除下可稳定或消退,但仍存在复发、转移的可能,复发率达10%~25%[8]。Montgomery等[9]报道转移率达5%,肿瘤囊实性改变、细胞核轻微非典型改变、核仁突出、有丝分裂象增多、DNA非整倍体者易发生转移,肿瘤大或未切净者易复发。Coffin等[10]认为,远处转移与特定的ALK融合伙伴基因(如RANBP2)以及圆形细胞的组织类型有关,ALK阳性患者一般预后较好,ALK阴性患者发生转移的危险性更高。复盘与随访本例肿瘤呈慢性进展过程,患儿2个月大时B超未发现胃肠肿物,多次复查B超示胃窦部及幽门部胃壁不规则增厚,初期考虑为巨大溃疡导致黏膜水肿增厚和幽门不全梗阻,忽视了少见的胃部肿瘤侵犯浆膜面导致的消化道溃疡。住院第3个月才通过胃肠MRI和PET-CT发现胃部肿物,经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Vim和SMA阳性确诊IMT。本患儿ALK阴性,随访时间短,需要更长时间密切随访。由于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有必要术前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以免误行根治性手术。本例患儿术中发现肿物与肝门部、胰腺紧密粘连,无法行根治术,遂行胃空肠吻合术解决不全幽门梗阻症状,保证经口摄入足够营养,术后可顺利经口喂养。患儿体重增加满意,至6个月龄时体重达到6.9kg,并且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B超提示胃部肿瘤较前缩小,未见转移灶,目前仍在随访之中。本文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许朝晖主任医师??????点击进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