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糖尿病日,你知道为什么要选在11月1 [复制链接]

1#

年11月14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想必也了解了不少。但是世界糖尿病日为什么要选在11月14日呢?就让我从糖尿病的历史开始来给您简单介绍下。

早在公元前年,古代埃及人就在纸莎草上记载了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这是考古学上最早关于糖尿病的记录。

纸莎(suō)草

公元前年,中国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病的记载。古代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因为病人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消减的症状,仿佛是饥渴所致。

到了17世纪,英格兰医学家托马斯·威廉提出病人的尿像糖一样甜,于是将这种病称为DiabetesMellitus,也就是糖尿病。

至于他怎么知道尿像糖一样甜咱就不追究

年,英格兰医生MatthewDobson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竟然如同尿液一样含有糖分。这一结果推翻了“糖尿病是单纯脏器病变所引起的疾病”这一长达千年的理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病变。同时糖尿病也逐渐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入现代医学研究领域。但到了这一步,糖尿病的治疗还是没有头绪,它依旧是让人束手无策的不治之症。

时间推进到年,英格兰医生ThomasGamley在一次患者救治的过程中,发现胰腺损伤竟然可以引起糖尿病。人们这才将糖尿病跟胰腺联系到一起。(因为当时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主要是尿中含糖,所以普遍认为跟肾脏有关,直到这次偶然的发现人们才意识到胰腺与糖尿病有关)

再到年,两位德国生理学家奥斯卡·闵科夫斯基和约瑟夫·冯·梅林在研究胰腺和脂肪消化关系的时候意外发现,被切除了胰腺的实验狗,排出的尿吸引了大量苍蝇。他们在这些尿液中检测出了葡萄糖。基于这次实验,人们把胰腺锁定为导致糖尿病的一级嫌疑犯。

奥斯卡·闵科夫斯基

既然嫌犯已经确定,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朝着这个方向顺藤摸瓜就行了。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地推进研究,对糖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人体内的血糖调节体系也逐渐浮出水面。最终,人们发现了胰岛素,其降低血糖的作用也得到了证实。这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口,如何提取胰岛素也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

简化的血糖调节流程

当时科学家们想通过直接碾碎胰腺来获取胰岛素,但将胰腺研碎后,胰腺内的消化酶就将胰岛素分子(蛋白质)破坏了。胰岛素的提取因此陷入了瓶颈。

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外科医师弗雷德里克·班廷看到一篇论文中写道结扎输送消化液至肠内的胰腺管后,引起了胰腺退化。这个现象给了班廷以关键性的启发。生成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不参与分泌消化液,所以在结扎后不会退化。那么除了胰岛细胞外的胰腺退化后,就不会再生成破坏胰岛素的消化酶了。如此一来,胰岛素就可以被完好地提取出来。经过接近三个月的实验后,班廷成功从狗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这次提取的成功,将工业化生产胰岛素变为了可能。糖尿病治疗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查尔斯贝·斯特和弗雷德里克·班廷

弗雷德里克·班廷的生日就是11月14日,所以世界糖尿病日选择这个日子就是为了纪念他为胰岛素提取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