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乡村女教师坚守山村28年
既当老师又当“保姆”
[导读]梁淑华今年49岁,是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她在偏远贫穷的山区教学点工作已28年,一直担任一、二年级带学前班的复式班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孩子们的“保姆”。
梁淑华在家中辅导学生写作业
本报
温月
摄
梁淑华今年49岁,是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她在偏远贫穷的山区教学点工作已28年,一直担任一、二年级带学前班的复式班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孩子们的
保姆
。
既教学还负责学生伙食
9月8日14时许,在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建设屯梁淑华老师家中,几名学生正在写作业,干着活的梁淑华,一有时间就走到学生身边进行辅导。
学生家长农忙的时候没空管孩子,尤其是遇到节假日,孩子们就会跑到我这里来写作业,多的时候有十多人。
现在教学点有学生34名,其中12名是学前班学生,其余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
梁淑华的学生来自周边四个自然屯。2008年前,村里没修公路,孩子们都是步行上学,最远的村庄距学校三四公里,因孩子年龄小,每天上学时有10多名孩子和她一同出入,孩子们的书包、饭盒都由她背着。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给学生们做饭,孩子们改带饭后,我就在学校生火炉热饭或用火炕把饭焐热。
梁淑华说,不管吃的是什么,她一定要让孩子们吃热乎的。
春冬两季常给学生刷鞋
寒冷的冬天和冰雪融化的初春,是梁淑华最忙的时候。每个早上她都要把手指探入孩子们的鞋里,试一试是否湿了,如果湿了,一定要放到炕上烘烤;太脏的,她就马上洗刷干净。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发现一个男孩脚上穿的帆布棉胶鞋都湿透了,一双小脚被泡得发白。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梁淑华立即把孩子带到炕上取暖,孩子的鞋穿了一个冬天,鞋里又黏又脏,她索性就把袜子、鞋垫、鞋一块全刷洗干净。放学了,孩子穿着干爽的鞋回家了。
梁淑华说,学校距部分学生家较远,赶上天气不好,她就要带着10多名家远的孩子借宿在其他同学家或亲戚家。
既是好老师也是好儿媳
建设屯的张晓东今年16岁,有听力障碍,在桦甸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多年前,梁淑华就坚持在假期义务辅导孩子功课。
每次到了寒暑假,孩子就来梁老师家,孩子听不清东西,梁老师就一个字一个字、对口型教孩子。
张晓东的妈妈艾永坤说,一次梁老师辅导孩子写作文,孩子的作文还得到了班级老师的表扬。
梁老师不光教学水平高,人也很孝顺。
艾永坤说,梁淑华的婆婆管淑清今年76岁,梁淑华的丈夫2001年意外去世,后来公公也离世,梁淑华多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婆婆。
只要还有孩子
她就会坚守
梁淑华说,工作28年来,校舍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校舍有地炕和正规桌椅。现在她最希望的就是村上能给学校建个围墙,再建一个像样的厕所。
其实,早在梁淑华读初二时就考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当了半年教师后,她辞职回到学校继续读书。高中毕业后,1985年,21岁的梁淑华再次考上民办教师,开启了自己的乡村教师生涯。
1995年,民办教师开始考试转正,我通过了考试,成为一名在编的老师。
梁淑华说,开始时她每个月能赚300多元,到去年工资已经达到每月3000元左右。今年春天,教学点又派来一名老师,和她一起教育学生。
梁淑华说,她会继续坚守在教学点,只要还有家长把孩子送来,她就会一直坚持。
本报
杨晋浩
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