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你听说过人工胰腺吗医疗新技术带来的希望和
TUhjnbcbe - 2023/10/21 22:28:00
彭洋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m.39.net/disease/a_9476461.html
看个例子,梁老师有位小患者,是1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又非常敏感,作为内分泌医生或者医生可能都知道,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只能通过外界补充胰岛素,她的胰岛素又非常敏感,所以,血糖控制非常难,医院就诊,管床医生看到小女孩的到来,又爱又怕,因为小朋友讨人喜欢,血糖却难控制,每次出院血糖总难理想,最近几次来拿药,被梁老师门诊碰到,问血糖如何,说稳定多了,问其缘由,原来用上了人工胰腺,调血糖的任务不用再人工,而是交给了AI技术,梁老师不由得感慨,技术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命运,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糖尿病科医生离下岗也近了一步。关于人工胰腺,梁老师还是有发言权的,而且这个话题也值得唠叨唠叨,今天就系统写一写。作为糖尿病人,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人工胰腺,人工胰腺并不是胰腺移植,是通过科技系统做出的一个闭环系统,由胰岛素泵、持续血糖监测(cgm)、智能算法3部分组成。1.理论基础先是最基础的一个内容,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大脑和外周感受器,能够感知身体血糖的波动,会随着进食食物的数量和血糖的利用,身体里一系列的激素,包括降糖的胰岛素和升糖的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会综合作用,来共同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是的,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升糖的激素却很多,比如大量进食后,身体感受到血糖的上升,胰高血糖素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以降低血糖,当长时间不进食,血糖稍降低时,胰岛素分泌会减少,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我们做低血糖原因筛查时,有个检查叫饥饿试验,就是监测的这两个指标,当血糖降到很低的时候,胰岛素分泌会持续减少,甚至停止。当我们患上糖尿病之后,当然,2型属于胰岛素相对缺乏,不一定使用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来说,就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胰腺分泌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受限首先,血糖升高,身体里没有与高血糖对抗的激素,就需要胰岛素治疗。2.传统胰岛素怎么给的?内分泌疾病就是这样,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缺乏,咱们就打胰岛素,胰岛素怎么给呢?传统打胰岛素有使用2针预混或者4针强化,2针预混是因为使用方案,对1型并不是最好的方案,血糖难控制好,4针强化要好一点,起码和胰腺分泌相平行,我们的胰腺分泌就是包括2部分,一个基础,一个餐时,不吃不喝每天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基础胰岛素,到吃饭点,进食大量食物,血糖升高,就需要一个大剂量的胰岛素分解葡萄糖,就是餐时量,所以,4针胰岛素治疗是目前1型糖尿病使用最多的方案,条件好一点,可能用到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比较与4针对强化要先进了,不用一天4次的注射,三餐前的3个餐时量和4针是一样的,差别就是基础量,我们打4针强化时,基础不管是用甘精还是德谷胰岛素,都是到身体里缓慢奇效,会是一个持续的降低过程,发生低血糖的机会较大,与之比较,胰岛素泵给的基础量,可以模拟每天的血糖波动谱,做到每小时的精确给药,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就小很多。3.人工胰腺怎么用?胰岛素泵是目前最佳的降糖方案了,但还不能做到根据血糖高低自动调量,也就是每一个时间段的血糖都是人工提前预定好的,血糖升高或降低自己不会调节,它就是个机器呀,而有了人工算法的胰岛素泵,相当于有了AI的加持,就是给他装了个大脑,相当于把汽车的人工驾驶换成了自动驾驶,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会打胰岛素的胰岛素泵,还有需要另2个重要部分的参与,就是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和智能算法的手机app。人工算法是一个程序,很复杂,被整合进我们手机的一个app里,这个app的开发是目前技术的核心,具体怎么算我们不需要都掌握,我们只要会应用就行了,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家公司在做,包括硅基公司也有团队在开发自己的算法app。持续动态血糖仪目前已经开始大量应用,是每5分钟监测一次数据,通过蓝牙传到手机对app里,app可以根据动态血糖仪监测到的数据,通过app计算,给胰岛素泵发送指令,是增减剂量还是维持目前剂量,就不需要人工干预了,做到真正的“科学控糖”。

可能您觉得机器能代替人做这些事吗?事实上,是可以的,虽然目前还无法做到餐时量的精准输送,需要提前输入一个碳水的量,但是已经很先进了,随着算法的进步,相信我们的人工胰腺会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方便。

今日内容就到这里,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听说过人工胰腺吗医疗新技术带来的希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