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肿瘤患者数量将在未来的30-40年持续增长,到年的时候,我国每年新增的肿瘤患者将达到万人。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是肿瘤治疗的一个突破点。
近年来,肿瘤的精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靶向药物的研发掀起行业热潮,不少制药公司都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和推进。然而,在新药的研发和应用上面,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只占了全球的4.1%左右,推进中国在肿瘤方面的靶向药和免疫药的创新研究有着实际的需求。
12月12日,由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主办的健康中国产业领袖项目首期班结课模块——“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化”结课论坛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核心教授马岚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擒贼先擒王”——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深入介绍了行业多年核心研究的前沿成果、肿瘤干细胞定向、靶向的药物研究方向。
马岚指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流和常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但很多病人在治疗肿瘤后还是会发生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情况,一旦复发,病人的生存期就会很短。
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和耐药复发密切相关。“我们把肿瘤干细胞称为肿瘤的王,擒贼先擒王,想要完全根治肿瘤,除掉肿瘤干细胞这一罪魁祸首很关键。”
靶向药补位
一直以来,癌症都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然而,近年来的肿瘤患者数量仍呈现不降反升的趋势,肿瘤治疗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与某些欧美国家不同,恶性肿瘤是中国第一大致死因素。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的年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亿。
马岚在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的肿瘤患者数量将在未来的30-40年持续增长,到年的时候,我国每年新增的肿瘤患者将达到万人。
事实上,从全球来看,癌症形势同样严峻。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杂志发布了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估计报告。报告显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快速增长,全球的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也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年世界癌症报告》,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全世界的癌症病例数可能会增加60%。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增幅可能高达81%。全球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癌症负担在增加。
尽管通过手术、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但后续很大程度上还伴随着巨大的副作用以及出现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但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给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肿瘤干细胞又称癌症干细胞,是肿瘤细胞群体中具有部分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并具有增殖能力、治疗耐药能力、转移扩散能力,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的概念诞生于上个世纪,首次成功分离于白血病患者血液中,随后陆续有研究团队在实体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脑癌、胰腺癌中发现肿瘤干细胞。
值得一提的是,肿瘤干细胞与普通干细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者不能混淆。普通干细胞是正常的干细胞,在抗衰老、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方向均有突出贡献和应用。而肿瘤干细胞相当于肿瘤的“种子”,如果不把这一根源除掉,肿瘤就会不停转移和复发。
基于此,近几年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愈发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