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一般情况下,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抑制呼吸链复合物干预OXPHOS功能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策略。
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杨财广团队等在CellChemicalBiology上发表了关于一类新骨架ClpP小分子激动剂的研究论文,概念性验证了异常激活ClpP扰乱线粒体蛋白质组内稳态是值得尝试的胰腺癌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基于数据分析发现,CLPP基因高表达与胰腺癌病人的预后正相关,并且胰腺癌组织ClpP蛋白质比正常组织丰度显著偏高。基于遗传操作的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研究都展示,ClpP水解活性的增强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以及成瘤性,预示着ClpP活性激动抗胰腺癌的可行性,ClpP的功能紊乱激活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治疗策略.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