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鹏鑫、李佳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怎么看骨代谢指标,医院内分泌科为大家解惑
张阿姨的困惑:“每年去打抗骨质疏松针的时候都要复查骨密度、血钙、骨代谢指标,复查骨密度和血钙我还能稍微清楚复查原因,但是骨代谢指标为什么要复查呢?那几个值有高有低,还让人看不懂哦!”
的确,复查骨密度是为了看患者骨质疏松有没有好转,而血钙是骨大厦的基石,血钙正常才可以打抗骨质疏松的针,那骨代谢指标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又如何去看呢?今天,医院内分泌科就为大家解开这个疑惑。
一、骨代谢指标是什么
骨代谢指标其实就是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和合成)产物,其分布于血液、尿液、骨骼或其他体液中,起着调控骨代谢的作用。人的一生中,骨组织都处于骨形成与骨吸收同时进行、不断由新生骨代替陈旧骨的动态变化过程中。骨量的多少可以通过骨密度测定,但是在骨代谢早期异常时,骨密度的变化滞后于骨代谢指标,并且因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除此之外,骨代谢指标的测定还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判断骨转换类型,预测骨丢失速率,评估骨折风险等。
二、骨代谢指标有哪些
骨代谢指标可分为3类:一般生化指标、骨代谢调控激素和骨转换指标。其中骨转换指标又可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具体如下表:
一般生化指标
血钙、尿钙、血磷、尿磷
骨代谢调控激素
甲状旁腺素(PTH)
1,25双羟维生素D
骨转换指标
骨形成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BGP)
1型胶原氨基酸前肽(PINP)
骨吸收指标
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
脱氧吡啶啉(DPD)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
血钙:钙作为构建骨大厦的基石,血钙过高或高低都会导致骨代谢失衡。血清钙分为总钙和游离钙,一般临床上常用的是总钙,容易受白蛋白影响,需要进行公示校正:血清总钙校正值(mmol/L)=血钙测量值(mmol/L)+0.02[40-血清白蛋白浓度(g/L)]。
1,25双羟维生素D:维生素D是必需营养素,其代谢产物1,25双羟维生素D对骨骼的作用呈两面性,血钙降低时促进破骨,增加骨溶解,维持血钙;血钙正常时促进骨形成,利于骨矿化。其数值≥30ng/ml方可表示充足。
PTH: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钙调节激素,作用于骨骼和肾脏,促进破骨作用、增加肾小管重吸收钙,对钙磷调节有重要意义。推荐清晨空腹检测,其分析需结合血钙、维生素D水平,可用于鉴别原发及继发性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ALP):分为总ALP和骨特异性ALP,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总ALP作为常规生化检查,检测方便,廉价,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可能因肝脏、胆囊、胰腺等疾病升高而呈假阳性的结果;骨特异性ALP由活跃的成骨细胞产生,升高可提示成骨活性增加,但目前我院暂时无法开展此项检查。
骨钙素(BGP):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是骨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能维持正常骨矿化过程,其大部分沉积在骨基质中,少部分进入血液,在骨基质降解过程中,也会增加其释放入血,因此BGP反映的是骨转换的水平,其水平与骨更新速度成正比,并且比骨特异性ALP更敏感、更易检测。
1型胶原氨基酸前肽(PINP):是成骨细胞在合成骨的主要成分——1型胶原后,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其释放入血和尿液中被检测到,能敏感地反映成骨活性及1型胶原合成速率,但其经肝代谢,故其水平受到肝功能的影响。
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是骨吸收过程中,随着1型胶原分子的降解而释放入血,能特异性反映骨吸收水平,其有多种形式,β-CTX较稳定故最常用,需要注意的是,CTX经肾代谢,肾功能不全时可升高。除此之外,反映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还有脱氧吡啶啉(DP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
三、骨代谢指标如何看
破骨和成骨的活动是个动态偶联的过程,骨吸收的加快同时合并骨吸收的加快,其指标的变化往往同时升高或同时减低,因此骨代谢指标看单个指标不够准确,需要结合起来看。
首先可以区分骨质疏松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骨代谢指标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明显升高;
其次可以预测骨折风险。骨代谢指标越高,骨折风险越大;
最后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估疗效。骨代谢指标升高,代表骨转换能力增强,应该选择抑制破骨的药物,比如双磷酸盐、地舒单抗等;骨代谢指标降低,表示骨转换能力减弱,应该选择促进成骨的药物,比如特立帕肽等,用药之后2-3个月就可复查反映治疗的效果,相比于骨密度需半年至1年才出现变化,更具敏感性及实时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骨代谢指标不能诊断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诊断仍需要骨密度检查。
“原来是这样,我检测了血钙、PTH正常,但是维生素D较低,说明我构建骨大厦的基石够了,但是工匠不行,钙利用不好,还有我ALP、BGP、PINP虽然正常,但是处于上限边缘,我的CTX升高,说明我骨转换很快,骨质容易丢失,那我药物选择就是要抑制破骨,不让骨质破坏那么快,打完抗骨质疏松针之后3个月我要再复查一下!”
经过以上的梳理,以后在临床上再遇到骨代谢指标,你会看了吗?
专家介绍
李佳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内分泌用药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筹备)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近年主持国自然、省部级基金5项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多份SCI杂志审稿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3(5):-.DOI:10.9/j.issn.-..05..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0(5):-.DOI:10.9/j.issn.-..05..
[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8(4):-.DOI:10.9/j.issn.-..04..
[4]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7(14):-.
[5]周卫东,常九州,程力.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2(2):-.DOI:10.9/j.issn.-..02..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张鹏鑫、李佳
责任编辑丨曹前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