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是腹部可见的实脾,而是消化、呼吸、免疫、循环和运动系统的功能
中医所说的脾实际上包括西医解剖学上的脾和胰腺,因为这两个器官在位置上都与胃紧密相连,古人把脾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然后演变成
食物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气血,为人体提供营养和动力,消化吸收的功能需要脾脏来主持,此外,脾与肝相似,也是储存大量血液的器官,因此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
人体有两个基本的东西,肾是先天的基础,这是我们不能决定的,脾胃是后天的基础,后天的基础靠自己的保养!
虽然脾胃常说在一起,其实功能有区别常说,例如,胃是一个仓库,他所吃的东西首先在胃里加工,然后由脾脏进一步运化产生精细的微量营养物质,供人体使用,因此如果脾胃不好,再好的东西都不能吸收!
精物质形成后,脾脏也被运至肺,再经气血运行运至全身各器官进行滋养!根据五行学说,脾土生肺金,如果脾不好,也会影响肺的功能,肺主气(气是中医中唯一的概念,这是流行的功能),然后渐渐地,气虚会导致血虚,气血两虚就是这样!
脾虚是中医的概念,他之所以常见是因为疲劳和忧虑,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痛苦实际上正在损害脾脏!脾主肌,病色黄,为脾虚期,这种虚弱可以扩展到各个器官,包括心和脑供血不足,疾病的慢性延长,以及紧致的出现!
很多人在谈到脾虚时都会想到消化吸收,但脾虚的范围不止消化!
我们的身体与细菌和病毒共生,真正的原因是当人累了,比如熬夜几天,感冒,过度或短期减肥,过食感冒等等,都会伤害我们的脾气,这是因为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就有机会进入并入侵人体!
心脏的忧虑和肝脏的气郁会导致脾气减弱和免疫力下降!
明代名医张景岳说过“思本乎心,经日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然思生于心,脾必应之,故思之不已则劳伤在脾!经曰:思伤脾”-忧虑与心脏有关,按照五行的顺序,心是脾之母,火生土,心生脾,心脏总是担心被吃掉,会直接损伤脾脏!脾气在五脏中,与心、肝有关,火与土,木克土,心是脾之母,而肝是克伐脾气,所以脾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心脏是否担忧,肝脏是否气郁!
“科普知识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