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再是绝症,但它依旧让人心生畏惧。很多人听到自己或者家人被诊断为癌症,第一反应就是“还能活多久?”
医生常说的“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熬过了五年,就可以高枕无忧?哪些癌症病人有更大机会跨过第一个五年?又该如何稳稳地迈向第二个、第三个五年?
五年生存率,并不是“安全线”。
医学统计中,五年生存率通常用来衡量癌症的治疗效果。如果一个癌种的五年生存率是60%,意味着确诊后五年内,每人里有60人依然存活。
但这并不等于五年后癌症就彻底消失,也不意味着不会复发或转移。
癌症的种类不同,生存率天差地别。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早期宫颈癌、部分皮肤癌,这类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较高,甚至超过90%。
不少患者在规范治疗后,寿命几乎不受影响。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胆管癌,这类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较低,尤其是晚期患者,活过五年的难度较大。
但即便是“凶险”的癌症,若能在早期发现,存活率也会大幅提升。
跨过第一个五年,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并非一日之寒,很多人在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这也是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食不健康、超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更应该提高警惕。
肠镜、低剂量螺旋CT、HPV检测、乳腺钼靶,这些检查能在癌症早期甚至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问题,大幅提高生存率。
第二个五年,复发和转移是最大敌人。很多癌症在治疗后的3-5年内,复发风险最高,尤其是恶性程度高的癌种,比如三阴性乳腺癌、胃癌、肝癌。
即便已经切除了原发病灶,体内可能还潜伏着残余的癌细胞,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按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