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但最近也有一种比较新的观点出现,在肝病患者身上,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肝不好,也会引发糖尿病?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糖尿病和肝脏那些事。
作为一名肝病科医生,深知肝脏对人体的重要性。但在多年的从医经验中,也发现了一些肝病患者身上存在的问题。在慢性肝病患者身上,出现糖尿病的风险都比常人更高。
有研究发现,在成年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出现糖尿病的风险是25%,丙肝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常人的3.7倍。而国内也有研究发现,慢性乙肝人群出现糖尿病的概率是12.7%,丙肝患者出现糖尿病的概率是24%-39%。
01为什么肝不好,也会引发糖尿病?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人们要了解肝脏的功能。
人体内的器官相互影响,相互沟通。而肝脏也是一种重要的器官。比较广为人知的作用包括参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代谢脂肪,产生胆固醇;参与造血,生成血红蛋白;代谢分解有害物质,预防病原体。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肝脏也能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和脂肪需要在肝脏中代谢,这时其中的糖分(碳水)可以进入各类的代谢途径。肝脏内会存储很多的糖原。而在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时候,能够释放出糖原分解的信号,允许糖分进入细胞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水平。
换句话说,葡萄糖存储在肝脏内,由于胰腺分泌的激素刺激肝脏释放糖原,调节血糖水平。在胰腺分泌激素出现异常后,血糖可能受到影响。如果肝脏存在疾病,释放糖原的速度等无法控制,同样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在肝不好的人身上,肝细胞受损,还可能导致糖原合成酶、已糖激酶合成减慢,导致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弱,容易引发血糖升高,还可能引发肝糖原合成减少,更容易诱发糖尿病。
所以,在肝病患者身上,出现糖尿病的风险确实会显著增高。如果颠倒过来,糖尿病患者身上,往往也有较高的肝病风险。为什么?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很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会对肝脏造成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乙肝或者肝脏疾病,很可能加速肝脏纤维化的进程,诱发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更高,病情发展也会更快。
02当糖尿病遇上肝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通过药物来稳定血糖。但很可能因为药物对肝脏功能造成损伤。对症状比较轻的,可以延续药物降糖的方法。使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
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其实就是利用肝脏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和其他的降糖药不同的是二甲双胍具有多靶点的作用,能够在人体内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另外一方面能够抑制肝脏释放肝糖原,稳定血糖。
当患者仅仅是存在轻度的肝损伤,或者并未存在肝病症状,仅仅是肝不太好,都可以保持原有的糖尿病治疗,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降糖。
这时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血糖稳定,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且配合一定的肝功能检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肝功能,还能了解肝功能好坏,是否会对控制血糖造成影响。定期检查才能调整用药,保证长期稳定的降糖。
当患者存在肝损伤较为严重,甚至存在脂肪肝等疾病时,为了避免肝病不断恶化,造成肝损伤,可以考虑采取胰岛素控糖的方法。这种疗法能够避免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加重肝脏疾病。
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曾有调查发现,每2个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可能存在一个患者并发脂肪肝。在糖尿病出现后,人体对糖分的利用存在异常,只有少部分的糖分能被细胞转化为能量。肝脏会刻意的分解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经过肝脏合成、存储甘油三酯,诱发脂肪肝。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需要采取保肝、降糖两手抓的方法,稳定病情。
通过一定的肝病治疗来稳定人体内的转氨酶升高等异常,避免肝细胞再次受损。对患者体内的糖尿病采取胰岛素治疗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除了药物治疗控糖保肝外,更应该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血糖,保护肝脏。
03饮食调理或可从3点入手
补充优质蛋白,促进肝细胞修复
糖友平时可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能够为肝细胞补充能量,促进肝细胞进行修复。比较适合的优质蛋白包括豆腐、牛奶、鸡肉、鱼肉等,既能作为糖友的肉类和营养来源,也能保护肝脏。
适当摄入糖分,维持肝糖原存储
糖友并不是不能吃糖,而是需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建议患者通过一些低糖水果或者蔬菜来补充糖分。当然补充时,血糖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这样糖分能够在人体内被转化为肝糖原存储,对保护肝脏也有好处。
绿色食物有助于养护肝脏
青苹果、西蓝花、菠菜等也都是比较适合护肝的绿色蔬菜。考虑到糖友每天需要保证克以上的新鲜蔬菜来源,不妨在其中多选一些可以养护肝脏的绿色蔬菜,也能提高肝脏代谢,避免引发肝病。
结语:糖尿病的出现往往和肝不好有一定的关系。肝不好的人也会比常人更容易出现糖尿病。当糖尿病和肝病同时出现,人们应该从治疗层面到生活护理都多留意,不仅要稳定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还应该通过合理用药以及饮食调理的方法保护肝脏,更好的预防肝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