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主要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平时一些“不健康”的小细节,都可能使血糖蹿高、飙升。甚至是睡觉“睡错”也会影响血糖,像这4个最害人的睡眠习惯,也有80%的糖友不知道。
喜欢熬夜,睡眠不足
成年人的睡眠每天应保持8小时,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至早上6点。然而一些人由于工作、应酬或其它原因,喜欢熬夜,常常凌晨以后才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同时会扰乱人体昼夜节律,促使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自身胰岛素分泌,最终引起血糖的升高。
同时,长期熬夜,还会损伤肝脏、胰腺等器官组织,造成自身糖代谢调节能力进一步衰退,还可能带来血压升高等健康问题。
睡眠时间不足不仅增加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会增加糖尿病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睡眠时间每晚少于6小时,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约2倍,而超过8小时,风险会增加3倍还多。50岁以上女性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风险比睡眠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风险的独立因素。老年人的血液粘滞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长,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导致中风等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果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每天晚上准时睡觉,睡前避免进行游戏、观影等刺激性较强的活动,注意控制饮食和饮料的摄入,注意卧室的光照和噪音等,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自己提高睡眠质量。
爱睡懒觉,不吃早饭
由于在早晨的四点到上午的九点是血糖容易上升的阶段,所以大多数糖尿病人在早上起床后都需要服用降糖药来帮助稳定血糖。而如果糖尿病人经常睡懒觉没有按时起床服用药物就容易导致血糖上升,一旦这个时候的血糖出现紊乱,就会让一整天的血糖规律都被打乱,也就会导致身体的一些器官受到血糖的影响。
另外有一些糖尿病人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是需要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而中长效胰岛素的效果维持时间比较长。
一般能够维持到第2天早上,而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如果在睡前注射胰岛素后第2天还继续睡懒觉,就会导致前一天所使用的中长效胰岛素继续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按时起床补充食物会导致身体的血糖不断下降,也就容易引起低血糖。
而低血糖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在睡觉中出现无症状昏迷,这种情况在严重的时候会危害到性命。
所以糖尿病人在平时尽量不要睡懒觉,不要认为自己睡懒觉对血糖没有影响,也不要认为自己多睡一会对身体有好处,只要在前一天晚上按时睡觉不熬夜,在第二天早起就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健康。
已经确诊的糖友,不要睡懒觉,不吃早饭。早晨不按时起床、服药、吃饭,更会导致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彻底打乱,导致血糖飙升,大幅波动,使病情加重。
开灯睡觉,半夜刷手机,睡眠质量差
有的糖友喜欢开灯睡觉,方便夜里上厕所。有的糖友睡前和半夜醒了爱刷手机。这些做法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多梦、浅眠等,扰乱人体神经内分泌,抑制胰岛功能,增加升糖激素分泌,导致血糖上升。
还有一些糖友爱吃夜宵,不但夜里肠胃“被迫加班”,扰乱了糖友的昼夜节律和神经内分泌,多摄入的食物更会促使血糖飙升。
白天爱“小睡”,午睡时间过长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白天昏昏欲睡,糖尿病风险可增加56%,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糖尿病风险增加46%。白天睡眠时间过长,会使糖友活动时间变短,昼夜节律紊乱,加大血糖波动。
很多人都是在吃完午饭之后立即午睡,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人体的胃刚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会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也会明显下降,如果立即入睡就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午睡之前最好活动10~20分钟,让腹中的食物得到消化。待血糖稳定后再午睡,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有利于提高午睡质量。
糖友午睡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午睡时间过长,会让人进入快速动眼睡眠状态,睡醒后反而会感到疲劳,也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另外,注意睡姿,尽量别“趴着睡”,这样容易使大脑缺氧,醒来也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