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美食不节日,春节往往少不了一顿又一顿的饕餮大餐。但每年春节都有因为放纵饮食而出现问题的患者,那么如何合理饮食,健康过年?医院临床营养科为此准备了过年“营养”干货,伴市民健康过年。
1.饮食要平衡,荤素宜相兼
常见问题:春节期间的饮食,传统上常以荤菜为主,尤其是畜肉类,谷类和蔬菜类偏少。其结果就是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脂肪、蛋白质严重超标,容易引起“每逢佳节胖三斤”。
解决办法: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优质蛋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分别是鸡蛋、牛奶、鱼肉、虾肉、鸡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大豆。优质蛋白质虽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也需注意绿叶蔬菜的摄入。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降低胆固醇、维持血糖平衡以及促排便的作用。也不可忽略谷类食物的摄入,最好能粗细搭配吃、适量吃,这样既能发挥粗粮的功效,又能减轻粗粮进食过多产生肠胃不适、腹胀等不良反应。
2.每日水果不可少,吃法有讲究
常见问题:忽略水果摄入;餐后立即吃水果;节日期间常有人以果汁替代水果。
解决办法:节日期间每天应该补充水果g,选择两种种类以上的水果,补充时间在两餐之间为宜;特别注意,果汁不能替代水果,一来果汁糖分高,吃完饭再喝果汁会增加能量摄入,对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人来说是不适宜的;二来加工果汁的营养成分和价值不及新鲜水果,尤其是膳食纤维含量会减少。
3.饮食节制,忌暴饮暴食
常见问题:这个春节可能走亲访友少了,宅在家胡吃海喝,容易连续几日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的高脂肪或高热量食物。这种吃法饱了口福、却苦了肠胃,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解决方法:疫情防控时期,春节饮食尽量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同时,应有所节制,每餐只吃七分饱,不可吃得太撑;少吃多餐,每天5~6餐,切忌暴饮暴食。在饱餐之后可以用手轻揉腹部以助消化,也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或是补充适量B族维生素,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4.选择零食有技巧
常见问题:春节宅家没事可能就想吃点零嘴,而零食种类又繁多。小朋友的零食选择容易跟着广告走,大多是高糖、高脂食物,所含热量比较高;老年人由于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患,对于零食选择犯愁。
解决办法:小朋友零食要控制糖果,同时注意控制油炸、油煎等高脂零食,比如薯片等,不能因为贪嘴影响正餐的摄入。老年朋友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患者选择零食一定要少盐、少糖、少油的零食,同时摄入的零食能量要计算在当天饮食热能中,要浅尝辄止,避免过量。推荐选择坚果类零食,含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心脏、抗衰老,但坚果的脂肪和热量高,每天最多一小把。并且原味坚果胜于甜、咸、辣等口味,熟胜于生,煮、烤胜于油炸。
5.控制饮酒量,喝水来替代
常见问题:过年大家喝酒、喝饮料从不是问题,说到喝水却都犯了难。传统的酒局文化容易导致饮酒过量。
解决方法: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0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10克酒精。忌空腹喝酒: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及豆制品,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喝酒前吃点食物,有助于延缓酒精的吸收,并对胃黏膜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便终日腹中满满,也要保证饮水量充足。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ml。
6.食品安全要重视
常见问题:吃团圆饭时,为了年年有余,有些家庭会多留些饭菜过夜。即使没有这个传统观念,一些家庭总是在这一天烹煮山珍海味,一顿下来,总有许多剩菜。
解决方法:疫情期间,拒绝野味,安全使用冷冻冰鲜食品;尽量选择新鲜食材,现买现吃,不储存过多食品。加工食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