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使用公筷,防的可不止新冠
TUhjnbcbe - 2020/12/15 15:30:00

医院消化内科健康讲堂第讲

使用公筷,防的可不止新冠

胃癌是可以传染的恶性肿瘤,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前者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大中华文化圈内的中日韩三国,都是用筷子,都喜欢煎炸烹调,更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而且不使用公筷、公勺。

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恰恰是胃癌高发地区,三国的胃癌发病总人数,占到全世界的70%左右,其中有一半发生在中国,每年约有68万确诊,49万人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

胃癌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胃癌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由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精神因素等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元凶,罪魁祸首。目前认为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可控的危险因素,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Hp感染相关。

李兆申院士曾发文说:在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肠型胃癌约占到所有胃癌的90%)。

目前我国约有50-56%的人被感染,也就是说有近8亿人感染了这种细菌,每天和你同桌吃饭的人,有一半已经被感染了。据研究证实,感染者中%会发生活动性胃炎,其中约有1%(一说4-5%)的感染者最终罹患胃癌。

8亿的1%是多少?万!那4-5%呢?数千万!

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推荐使用公筷

常言道:病从口入,对于胃癌来说更是如此。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细菌,主要生活在人的胃里和口腔。它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口口、粪口、胃口等。最主要的、最危险的行为就是:共餐而不使用公筷!想想看,一盘菜,大家夹来夹去,满筷子的细菌就会通过盘子里的菜,进入你的嘴里、胃里。

不光是幽门螺杆菌,还有许多种病菌也会乘虚而入。

怎么知道有没有被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呢?

很简单,去医院消化内科做一个呼气试验,半小时就能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空腹;第二,1个月内没有用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等),半月内没吃过抑酸剂(拉唑类、替丁类药)。

呼气试验分两种,碳13和碳14,前者比较贵,但所有人都可以检查;后者价廉,但不能用于14岁以下儿童和孕妇。二者的准确度都很高。

如何治疗?

如果呼气试验是阳性,就是被感染了,你也不要纠结于数值有多高,数值与感染程度没有关系。

经过医生评估,你如果没有抗衡因素,就要建议根除治疗。

治疗也很简单,四联药物,每天两次,10-14天,90%左右的人都可以成功根除。

四联药物就是:两种抗生素+一种抑酸剂(xx拉唑)+一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具体是什么药物组合,要请专业消化内科医生为您开方子,不能擅自用药!

吃完药后,停四周后,再次做个呼气试验,如果阴性,那就恭喜你,成功清除掉了。

万一还是阳性,也不要紧张,再等3个月后,重新杀菌。

来源:胃肠病

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团队

高春燕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副主任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保健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消化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交大二附院进修;临床工作23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专利1项。

专业擅长: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及其他食管、胃、肠、肝、胰腺等多发病、疑难疾病的诊治;胃、单人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腺瘤、早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瘤等肿物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空肠营养管内镜下放置术、EMR术、ESD术、胃柿石碎石术、内镜下止血术、尼龙绳联合EMR巨大良性肿瘤切除术、Barrett食管氩气刀治疗术等内镜诊疗技术。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使用公筷,防的可不止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