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情志调摄与养生
TUhjnbcbe - 2021/1/28 8:49:00

每每说到养生,总会讲饮食、起居、运动与情志调摄。中医在分类疾病的病因时,也将“七情内伤”作为疾病的三大病因之一,可见“情志”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首先来分享一个曾经的病案:年夏天,门诊时遇到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进门时里三层、外三层裹的严严实实:长衣、长裤、帽子、眼镜、口罩……怎么都觉得不太应季。即便如此,患者进门时依然在瑟瑟发抖。原来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胰头上有个小肿物,但医生并不予明确答复,只说观察。为此,患医院,但医生似乎都商量好了,口径一致的给出“观察”的结论。患者的舅舅当年就是因胰腺癌去世,患者为此对胰腺肿物极为恐惧,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但患者仍不死心,就想找个医生给个明确的答案,到底自己还能活多久。因焦虑的情绪,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辞去了工作,拒绝了交际,医院两点间移动,逐渐出现懒言、疲乏、面色青*、夜寐不安、畏寒等症状。当问及患者对胰腺癌的认识时,患者答到:“活不过半年!当时舅舅得胰腺癌的时候,医生说了,胰腺癌的病人大多发现就是晚期,存活时间很短。”于是我笑到:“你从发现肿物到现在,跑医院都跑了两年了,按你自己的说法,如果真是胰腺癌,岂不是已经死过好几遍了?哪还能这样活蹦乱跳的跑我这里来看病?”患者听完瞬间愣住了,紧接着大哭不已。后来经过1个月的药物、饮食、生活、运动等综合调整,患者很快康复了。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情志致病的案例。所谓“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离,其气散;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种情志都会导致人体气机的变化,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而引发疾病。上案中这位患者,恐而伤气,思而气结,久而久之,气血亏虚、气机郁结,引发了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由此可见,情志的变化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但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情志的波动可谓在所难免,怎么能减少情志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底线”,在这个底线的范围内出现的情志变化,身体大多可以自我调节。但当情志突然变化过度或是不断累积,超越了人体能调节的范围时,人体不能代偿,就引发了疾病。因此,调摄情志,疏解情绪就显得很重要。

这里我说的是“调摄”情志而非“压抑”情志。比如我们常说的春季养生要“制怒”的问题,说的正是调摄。压抑情志并不能有效的减轻情志对人体的影响,反而可能形成“爆炸效应”,造成疾病在压缩的过程中反弹,最重被某信因素引动,从而强力爆发。调摄情志则是通过接受、疏导、发散、积极应对等方式使得过激的情绪变化变得相对平和,最终可以被人体自我调节。

在七情当中,喜、怒而发、恐、惊相对作用时间短,多引起突发的疾病,如晕厥、失眠、二便失禁等;而怒而郁、忧、思、悲是自古以来女性最易出现的情绪变化,当然在现今社会已经不分性别,此类情绪相对持续时间长,最容易导致气机郁闭不畅,以至气血生化无源、消耗过度、瘀滞不畅,从而导致如胸闷胁痛、失眠多梦、脘腹不适、食欲不振、月经失调等问题。在日常门诊时,很多患者的疾病都有明确的情志诱因,比如突发的失眠、血压忽然升高、胃肠道疾患等。当我们自己认识到患病前有明确的情志诱因时,或是经过医生提示需要调摄情志时,一定要积极审视一下自身的情绪状态,对过激的情绪着重进行调整,积极的去接纳、疏导、发散,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气机逐渐舒畅,气血恢复通畅时,很多疾患可以自行缓解消除,问题较为严重的时候,情志调摄配合各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疗效也会事半功倍。

但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亡羊补牢并不是最终的办法,毕竟疾病会给身体带来损伤,给人们带来痛苦。真正的养生之道当未雨绸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疾病预防”、“治未病”。因此,平素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情志调摄,让人体气血平和、气机通畅、阴平调和,自然病不侵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志调摄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