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来源:金耀·五氟星——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病例大赛湖北赛区初赛
讲者:明平坡医院
明平坡医生已获得直通金耀·五氟星——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病例大赛决赛资格!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且胃癌是消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三分之二的胃癌患者在亚洲,一半的胃癌患者在我国。我国胃癌患者确诊时分期偏晚,每年因胃癌死亡人数高达30万。整体而言,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能够指导治疗决策的靶点屈指可数,治疗前景不容乐观。
幸运的是,临床医生有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借助于多学科团队协作,为胃癌患者争取更低的痛苦、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郑某,男,64岁,退休教师。
主诉:-12-24因“体检发现肾占位1月余”就诊我院。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外院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否认腰痛、腹痛,无血尿,小便无异常。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欠佳,小便可,大便少,伴排气较多,体力下降,体重减轻约5kg。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乙肝肺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过敏史。
家族史:无。
入院查体
BMI=21.3(cm/58kg),神清,精神可,步入病房,查体合作,PS1分,皮肤巩膜无*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率80次/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无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左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右侧无。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术前病原均阴性。
尿常规:潜血(干片法)BLOOD↑2+
大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化学法)OB(Chem)↑2+
男性肿瘤标志物:CEA↑17.85ng/mL其余阴性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MRI:食管下端-贲门-胃小弯侧异常信号,考虑胃癌累及食管下端可能性大,邻近胰腺体尾部边缘受侵犯可能,左肾肿块,考虑肿瘤性病变,肝脏S4、S7段异常信号,考虑血管瘤可能,考虑双肾囊肿。
进一步胃镜检查及肾肿物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
病理结果明确后患者拒绝治疗办理出院!-02-22再次因“腹痛腹胀2周”入院。MDT讨论
诊断及分期分级
1、近端胃腺癌(cT3-4bN+M0,ⅣA期)2、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糜烂性胃炎4、胃溃疡5、肾囊肿6、肝血管瘤治疗方案的制定
MAGIC:奠定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地位MAGIC:新辅助化疗显著延长总生存(OS)
MAGIC研究重要性:
MAGIC研究奠定了围手术期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地位,5年生存率从23%上升至38%;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化疗可以实现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尤其适用于年轻,PS评分好,胃食管结合部胃癌(EGJ);推荐ECF(1类)及其衍生方案(2A类)作为围手术期化疗方案。FLOT4III期研究
新辅助5-Fu、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FLOT)对比表柔比星,顺铂和5-Fu(ECF)在局部进展,可切除的胃癌和GEJ的病理学反应。FLOT4总生存结果数据更新
中位OS:50个月比35个月,P=0.
中位DFS:30个月比18个月,P=0.
中国的研究:RESOLVE研究—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I期试验
结论:围手术期SOX方案优于术后XELOX方案,而D2胃切除术后SOX方案非劣效于术后XELOX方案。
治疗方案的制定
于02-26至05-17行SOX方案化疗四周期;
两周期化疗后患者腹痛、腹胀缓解,食欲明显改善,体力恢复,体重增加(BMI=22.5(cm/62kg))。
食管下端-贲门-胃小弯侧肿块较前明显减小肿瘤标志物
疗效评价:PR
06-14复查腹部CT:腹部CT示:对比前片(.04-18腹部CT):胃癌复查,与前片大致相仿
-6-24行腹腔镜下全胃根治性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腹腔恶性肿瘤特殊治疗+空肠营养造口术;
术中见:见腹腔内无腹水,腹腔无粘连,肝脏、陶氏腔未见转移灶,于胃底近贲门处可及一直径约4.0cm大小肿块,浆膜可见浸润,胃周可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检
(胃)低分化腺癌伴部分坏死成分(腺癌成分位于胃小弯侧的2枚癌结节中,直径分别为0.5cm及0.4cm),胃内原溃疡病灶(肉眼见最大径2cm)处镜下见大量黏液成分及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符合化疗后反应。肿瘤退缩分级:Becker分级:2级(残余肿瘤细胞占瘤床的10%-50%),未见明显神经累犯及脉管癌栓。送检(吻合口近端)组织,一侧吻合口及另一侧吻合口组织均未见癌。大网膜组织未见癌。送检(第8、9、12组,组,组)淋巴结(0/9枚,0/3枚,0/1枚)均未见癌转移,送检(第7组)淋巴结镜下为脂肪组织,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未见癌。小弯侧淋巴结(0/10枚)未见癌转移。大弯侧淋巴结(0/8枚)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ER-2(0),HP(-),MLH1(+),PMS2(+),MSH2(+),MSH6(+)。P53(-,突变型),Ki67(+,约70%)。术后诊断:胃低分化腺癌(ypTxN1M0,HER-2(-),MSS)
术后辅助治疗:化疗VS.放化疗?
INT:术后放化疗vs单纯手术
术后辅助放化疗较单纯手术OS和RFS显著提高
INT解读
术后放化疗目的:减少局部复发;
D0或D1切除术后患者,放化疗有助于改善生存期;D2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并非是主要的远期生存影响因素,术后放化疗是否会改善D2根治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有待探讨。ARTIST研究设计
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不能改善患者的DFS和OS
亚组分析:根据淋巴结状态分层
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两组3年DFS率有统计学差异(XPRT组76%vsXP组72%,p=0.04)。ARTIST2研究设计
病理分期II或III期,淋巴结阳性,D2切除术后的GC患者:S-1组:接受辅助S-1(40-60mg,每天两次,用药4周,停药2周)治疗一年;SOX组:S-1(用药4周,停药2周)+奥沙利铂mg/m2(SOX)6个月;SOXRT组:SOX+放疗45Gy(SOXRT),根据手术类型(全胃切除术或部分胃切除术),分期(II或III)和Lauren组织学分类(弥漫型或间质型)进行分层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DFS)。SOX和SOXRT组的无病生存(DFS)显著优于对照组(S-1);S-1vs.SOX和S-1vs.SOXRT的HR分别为0.(P=0.)和0.(P=0.);S-1组、SOX组和SOXRT组3年的DFS率分别为64%,78%和73%;SOX组和SOXRT组的DFS无显著差异(HR=0.,P=0.)。术后放化疗相关临床试验
治疗方案的制定
术后07-30-09-15完成三周期SOX方案化疗,
后自诉无法耐受双药方案,坚决要求单药化疗,于10-08开始至目前行单药替吉奥维持化疗;
术后复查胸腹部未见复发转移,但化疗耐受度明显下降,表现为食欲不振、易疲乏。
肿瘤标志物
治疗小结
围手术期治疗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化疗方案的选择较为多样;
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已有数据尚无法证实胃癌术后放疗获益。
专家点评
医院薛卫成教授指出:该病例需要再次明确术前分期是否准确。建议术前胃食管交界部病变应该先检查HER2突变情况,寻找适合的生物标记物,用于指导治疗,面对此类疾病的决策应该更明确。术后T分期需要进一步明确,根据指南进行。
上海交通大医院王凯峰教授指出:选手病例中对患者进行了MDT分析,思路清晰,术前术后决策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推荐阅读:
医护一体温柔守护
年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学术会议护理分会场成功举办!
郝继辉教授:胰腺癌诊疗的现状与发展
刘喆教授:EGFR突变的NSCLC该怎么治疗?
于金明院士:肺癌精准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