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Medicine》的文献对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和超微血流成像(SMI)在检测乳腺占位的血流的相关性,以及SMI在鉴别良恶性乳腺占位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I能提供乳腺占位更详细的微血管血流信息,且SMI与CDFI两种诊断模式结合使用能够提升超声鉴别良恶性肿物的诊断能力。
这篇由中国医院超声科发表的文献根据Adler标准评价占位的CDFI和SMI图像。病理检查表明共57例恶性占位及66例良性占位。对于所有占位和恶性占位,SMI和CDFI在血流检测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p<0.01),表明SMI对恶性占位的血流检测更敏感。此外,SMI-CDFI(SMI检测出的血管数量-CDFI检测出的血管数量)有最好的诊断能力,具有86.0%的敏感性和86.4%的特异性。如果SMI-CDFI≥3,则占位为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如果在低回声的乳腺占位上用SMI没有显示任何血流,则该占位也很有可能是恶性肿瘤。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微血管架构有很大差异,而CDFI通常只能显示乳腺肿瘤较大的血管,而目前测量血管分布的金标准,是对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组织学评估,而这些微小血管是CDFI不能显示出来的。除此以外,一些处于代谢活跃期的恶性肿瘤的血管CDFI也不能够检测出来。
SMI从原理上不同于CDF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占位的微小血管架构(SMI83.7%VS.CDFI74.8%),无需造影剂,有些肿瘤血管仅能用SMI检测出来。结合灰阶图像和SMI的诊断能力能够提升对恶性肿瘤的诊准确性。作者还认为,在将来,应该在BI-RADS分级中加入灰阶图像和SMI联合诊断的详细解读。
示例图片
原文见Medicine94(36):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