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包块跟了我6年都没事,现在一检查竟是癌,甚至到了危及性命的地步……”
6年前,张先生发现自己的右侧腮帮子长了一个*豆大小的包块,查出是“腮腺混合瘤”。
张先生平日里工作应酬多,自己也比较注重外表。一听要在脸上动刀,可能遗留面瘫,立马不乐意,坚决不做手术。
6年间,面对医生数次手术的建议,他都坚持保守治疗。直到最近一个月,张先生的包块出现阵阵刺痛、发胀,更长成鸡蛋大小。这下张先生慌了,医院复查。
复查结果给了张先生当头一棒,右侧腮腺里的肿瘤增大了数倍,并往咽旁间隙发展,边界不清,血供丰富,有恶变倾向。
右侧腮腺区包块
经过多方问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手术组组长,头颈外科专家刘蓉蓉教授成功解决过不少类似的危重病例。
听闻刘蓉蓉教授已正式医院担任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先生辗转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右侧腮腺深叶的巨大肿瘤
侵犯右侧咽旁间隙,边界不清,包裹颈外动脉分支
刘教授仔细询问病史并阅读CT片后指出,张先生患的是右侧腮腺深叶肿瘤,侵犯右侧咽旁间隙,恶性可能性较大,且肿瘤瘤体巨大,右侧颈外动脉多个分支供血,面神经已被侵犯,手术难度高。
腮腺肿瘤手术
术中最关键的是保护好腮腺周围的神经,并将肿瘤切除干净。腮腺周围的神经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大网,稍不留神损伤就会有面瘫的风险。
这类手术在北部宽仁耳鼻咽喉科属于常见手术,医生完全能够在娴熟、准确地清理肿瘤的同时,保护面部周围重要血管神经,避免术后面瘫。
经过缜密的手术设计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刘教授带领耳鼻咽喉科手术团队为张先生操刀,术中发现肿瘤已显著恶变,呈鱼肉状,无边界,浸润性生长,一碰就大量出血,并且有广泛淋巴结转移。
手术持续奋战7.5小时,不仅精准切除了张先生的腮腺巨大肿瘤,也最大限度地保全了面神经功能。病理检验结果,证实为“腮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张先生的面部表情完好,1周后康复出院。
刘蓉蓉教授提醒: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肿瘤的首发症状就是一侧的面部,尤其是耳前-下颌处出现肿块,一般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也是患者常常不引起重视的原因。
但是腮腺肿物恶变概率大约为3%,病程越长,恶变概率越大。如发现了腮腺肿物马虎不得,应尽早就医,手术彻底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如出现以下情况,那么可能已经发生癌变了:
肿瘤突然增大;肿瘤活动差甚至固定;肿瘤出现疼痛或面瘫症状,或颈部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北部宽仁耳鼻咽喉科
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由原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兼头颈肿瘤手术专业组组长刘蓉蓉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核心医院教授、高年资主治医师、护士长组成,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娴熟,多年来广受患者好评。
门诊时间:周一、二、四、五上午
特色诊疗
01
人工耳蜗植入
与权威机构合作,对重度聋患儿开展联合会诊,实施人工耳蜗植入高精尖技术,帮助更多聋儿进入丰富的有声世界,恢复听觉,建立正常的语言功能。
02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是重庆地区的高发病种,病情反复、难以治愈,治疗手段繁多,很难抉择。我科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规范化诊治,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娴熟,帮助众多患者成功摆脱疾病烦恼。
03
头颈外科微创手术
拥有科医人激光刀、蔡司手术显微镜等高端手术设备,对声带息肉、早期喉癌等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存嗓音功能,手术全程无切口、无出血、恢复时间短。
??耳鼻咽喉咨询
扫码入群
专业解答
这样找到医院!
供稿:耳鼻咽喉科
编辑:廖梦婕
监制:初歌
百年宽仁靠得住·爱与健康不辜负
North-KuanRenGeneralHospital
点在看,给朵小*花鼓励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