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市民吴奶奶(化名)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10余年,5年前在外院做了“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胰腺癌,并未进行辅助放化疗。吴奶奶每年超声复查,病情稳定。年1月,老人因腹部疼痛到我院门诊就诊,超声下腹壁肿物活检,病理提示腹壁纤维结缔组织内见腺癌浸润,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临床病史,胰腺癌转移可能性大。近半年来,老人体重下降约5公斤。
大约两个月前,吴奶奶无明显原因出现脐周隐痛不适,伴腹胀;多次出现血尿,伴尿频、尿痛、排尿困难,排出较多小血块;时常感到胸闷、憋气,全身大汗淋漓。8月28日,老人被送往我院肿瘤一科住院治疗。
结合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吴奶奶被确诊“胰腺癌膀胱转移,右侧胸膜转移,腹壁转移,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大量血尿,混杂血凝块,血尿累积多达毫升,血红蛋白跌到了50g/L(正常值-g/L),老人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严重时出现失血性休克。
郭成业主任查房(资料图)
本部肿瘤一科主任兼西院区肿瘤一科学科负责人、首席专家郭成业主任查房后分析病情,患者大量血尿考虑为胰腺恶性肿瘤(术后,IV期)并多发转移、膀胱继发恶性肿瘤造成的,使用多种常用膀胱止血方法无效,建议进行姑息治疗——膀胱放疗止血,并向家属交代了患者目前病情、放疗必要性及放疗副作用,家属对治疗方案表示认同。
放疗3次后,吴奶奶血尿明显减少,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减轻,活动耐力好转,可在家属保护下室内活动。放疗同时,给予老人精蛋白饮食,增加营养,保证大便通畅,注意夜间睡眠质量,提高放疗耐受性。
血尿状况得到改善后,吴奶奶又感到憋气明显,室内活动时加重。肺CT提示左肺下叶磨玻璃密度影,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并右肺不张。为缓解老人不适症状,医生为她做了胸腔穿刺抽液,引流出胸腔积液约毫升。
目前,老人一般状况较前好转,25次放疗全部完成,血尿消失,血红蛋白升至g/L,胸闷、憋气症状解除,于9月11日顺利出院。
在不少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眼中,当医生决定采用“姑息治疗”时,几乎等于宣判患者“没什么治疗希望了”。实际上,这是对姑息治疗的误解。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癌症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随着国内外各种研究的突破和临床应用和观察的进一步深入,姑息治疗日益成为贯穿肿瘤治疗的全程、全方位的治疗模式。
姑息治疗虽然不以治愈为目的,而是以控制症状为主,主要以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为宗旨。部分患者通过合理的姑息治疗,生活质量以及体质获得改善后,依然会获得肿瘤进一步治疗的机会,从而延长了生存期,其中姑息放疗对晚期癌症的骨转移、脑转移、肿瘤压迫梗阻、出血等有非常显著姑息治疗效果。
郭成业主任表示:“对于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并不等同于放弃治疗,更不是临终关怀,而是一个更理性也更好的选择。随着癌症治疗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姑息治疗的方案也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分期、身体综合状况以及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条件,综合考虑,采取个性化方案。在面对晚期肿瘤患者各种复杂疑难病症时,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为他们创造一线新的生机和希望。”
温馨
提醒
若有进一步检查问诊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约,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1、下载“慧医”APP,通过预约挂号便捷就诊平台进行线上预约;
2、医院集团西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