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如实记录了一位老年胰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
胰腺癌,一种发病很隐蔽,发现了多是晚期,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癌症。除非早期发现做了根治手术,一般来说,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只有半年,很恶性。
在血液化验检测的肿瘤标志物,CA19-9和胰腺癌的关系比较密切,指向性也比较强,就像胎甲球(AFP)指向肝癌、癌胚抗原(CEA)指向大肠癌一样。但是,也不是那么精准,还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炎症有关。我们也遇到过CA19-9明显增高、追随了好几年也没有查出肿瘤的患者。
这是位80多岁的老人,在常规的年度体检中检查出CA19-9轻度升高,大概就在40U/ml多点儿的水平,稍高一点儿的水平。当时也检查了胰腺,医院还没有PET-CT,就做了磁共振,没有发现肿瘤。随诊。
大约过了不到1年,患者的CA19-9一下子升到了U/ml多。再次检查,就发现了胰头和胰体交界的部位有了小肿瘤。
胰腺癌要做根治手术,是很大的手术。80多岁的老人,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手术这一关很难过,下得了手术台,但不一定能活下来,手术方案被放弃了。
化疗,前面也说过,没有有效药物。
最后,经过多方会诊讨论,决定采用放疗,放射治疗。
为了减少放疗对周围组织的损害,采取的是“适形照射”。就是划出靶区,选好放射线照射的角度,外周照射量小,中间照射量大,这样尽量避免、减少对周围组织、特别是胃肠道的损伤。因为胰腺大部分在腹膜的后面,前面有胃肠。而放射线是会把细胞“照死”的。一旦把胃肠道的细胞照死了,胃肠道就穿孔了,而且是长不上的,这是要尽量避免的。
适形照射一个疗程后,效果很好,肿瘤病灶明显缩小了,CA19-9也降到正常了。
可是,3个月后,CA19-9又升高了。一检查,胰腺、肝脏都出现了转移灶。想再次放疗,可是无论是专家看片子还是计算机模拟,都没有合适的投照角度,也就是说,会损伤胃壁,造成胃穿孔,放疗也不能进行了。
肿瘤转移为什么出现这么快,而且原发病灶是缩小的。我们请教了东肿瘤(医院)的放疗专家。专家说,他们也发现这种现象,有时一做放疗,就激活了肿瘤细胞,转移反而加速了。
接下来能做的,就是姑息治疗,对症,营养支持。
这当中,国外曾经报道过一种新的化疗药有效果,家属找来很想试试。好在此前我们咨询过肿瘤专家,了解到新药的有效,就是用药比不用药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延长了半个月。这种在试验中统计学意义上的有效,在临床实际中并没有明显的意义。
用着有很大副作用的药物,忍受着痛苦,最终的结果只是平均多活两个星期,有什么意义呢?在跟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没有选择新药。
肿瘤一旦发生转移,发展是很快的。
恶性肿瘤之所以恶性,就是肿瘤细胞疯狂增长,却没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于是,人体的营养被剥夺,脏器功能受损,人就会衰竭。
老人后期出现了多发肝转移、腹腔转移,腹水,全身消耗也在加重。我们只能是加强胃肠道的营养支持,选择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糖)提供能量的肠内营养液,因为恶性肿瘤喜欢吃糖,以糖分补充能量会加快肿瘤生长。
所有的治疗终究没有挽留住生命,老人还是西去了。
迄今,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是医学的难题,人们的认识还很有限。现阶段任何有效的治疗都有着不良反应,有些甚至还没被认识到。医学也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