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味道
总值班那些事......
唐总日记
我们尽力了
-“大夫,麻烦你们尽力,求你们了”
-“我们真的尽力了,没办法了”
这不是电视剧台词,而是急诊抢救室门口常常能听到的对话。今天总值班日记想和大家探讨一下,现代急诊医学或者说现在的急诊医师到底能做到什么或者说做不到什么。
我相信每一位急诊医师都会有面临疾病感到无力的时刻,这种无力感,与患者家属有着很大的不同。患者家属经常提到“求”,求大夫,求上天,求命运。而我们,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明白求也没用,甚至有的时候努力也没用。
第一个病例,是一个18岁小伙子,胸闷2周。平时活动都挺正常的,突然感觉胸闷,医院检查,10cm的纵膈肿物,心包受累压迫心腔,包饶上腔静脉、肺动脉,为进一步求治由哥哥带着大老远跑来北京,父母都在农村等消息。胸外科师兄看到片子非常直接说做不了,没法做,做了没法活。理智上我能明白,总不能把心肺全切全换吧,手术台不一定能下。但情感上,的确难以接受,难以和他哥哥说出这样的话。但医生本就不是一个能逃避的岗位,我们组织了两轮多科会诊,领导和教授们反复和家里人说明现在的情况和现有的选择,最后我们做了介入穿刺取活检,算是有个结果,看看有没有药物选择治疗的可能,因患者家远家人商量返回当地了。我们的尽力,只能争取寻求一个答案,争取做点什么,但很多时候不能延长生命。
第二个病例,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反复因阵发性晕厥入抢救室,不论医生护士都多少有点印象,算得上这一段时间内的常客。小伙子年纪轻轻不幸得了肺癌,右下肺鳞癌,右下肺静脉、左心房受侵,左心房内瘤栓形成,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冠状动脉多发栓塞,做了手术,手术名称很长,“体外循环下左房占位切除、右肺中下叶切除、左房重建、右肺上叶原位移植术”,术后反复发作快速心律失常,有频发室上速、房扑、房速可能,每次均因为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性黑矇入抢救室。反复入抢救室其实能说明很多问题,第一,病情危重,第二,病因解除不了,无法根治,第三,本人及家属仍然比较积极。除了监测及发作时用药,我们别无他法,肿瘤切了还需要化疗及靶向治疗,心律失常只能发作时急诊处理,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无法逆转,是否可进行电生理的治疗或者是否有效仍需心内科门诊随诊后决定。我们尽力了,在发现肿物的时候我们积极进行了外科干预,切除肿物,但是肿物切除以后,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无法解决和处理的问题,我们仍然需要多个科室一同努力,急诊构成诊治过程中的一环,但也只是一环。
第三个病例,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常年房颤未诊治,突发腹痛,外院初诊考虑胰腺炎,后来腹痛持续不缓解,行增强考虑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医院,复查增强CT已出现大范围的肠道缺血坏死,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失去了手术机会。我们反复告知家属,这种情况无法耐受手术,无法切除肠道,会dieonthetable。家属难以接受。那天夜里我们组织了3轮多科会诊,包括高级别会诊,院总值班及各科教授均到场。家属说,大夫,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群策群力,我相信你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奇迹,你们一定能突破自己,人定胜天,我在这里给你们呐喊加油。在充分交代病情情况下,外科团队上台探查,术中见小肠、结肠广泛坏死,远端胃、十二指肠、脾脏坏死,无法切除,后关腹下台返回ICU后自动出院。
我们尽力了,是说我们在现有的医疗资源条件下,尽力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而这些病例中,我们无法延长生命,逆转病情,我们的尽力,只能尽力在给患者和家属一个答案,一份安慰和一个态度。在交代病情的时候我常会有种窒息感,感觉有的话很难说出口或者说不知道怎么说比较合适才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当医学达到边界时,我们如何共情可能更加重要,在体谅患者和家属的情感这一点上也许我还不够尽力。另外一方面,这些病例也推动我们去尽力拓展医学的边界,推动医学新技术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发展,让更多的患者无需面临这种无力时刻。
今天的我们,尽力了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