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中国港澳台
张强,上海人,家庭和睦,女儿已成家,本过着平静安逸的退休生活的他被命运“开了玩笑”。有癌症家族史的他在一次体检中,不单查出早期甲状腺癌,还陆续查出肺癌、肾癌,其中肺癌已出现转移。
医院、不同的科室和医生中,张强除了疲惫失望一无所获,他该如何破局重获把握命运的机会?
治疗经历自述
1
三种肿瘤同时找上了门
有人说,生命的实质是一场*博,我们在无数个选择中博取那个期望最大的明天。
从医生的办公室到病房只有不到20米的距离,而年3月的那天我却感觉这段距离格外的长。
在女儿为我安排的体检中,医生发现我的甲状腺部位有一颗小于1厘米的结节。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一种肿块,原则上大小1厘米以内的良性结节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为了保险起见,在和家人商量下,我决定摘除这个结节。
术后第二天,我顺利出院了。但是之后,切除物的病理结果显示,这并非甲状腺结节,而是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腺癌”。
医生说,“微腺癌”的意思就是早期癌症,不必惊慌,切了就好了。听了医生的安慰,让我和家人都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谁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就在甲状腺手术后的第一周,我在家翻看术前拍摄的X光胸片时,无意发现,报告上有“左肺处有异常弯曲”几个字眼。也许是因为刚确诊的微腺癌,让我更注意身体的问题,这个表述立刻引起了我的警惕。拿着X光片找到了医生,医生并没有多做解释,只说了一句“如果不放心,就去做一个PET-CT”。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左肺上叶分叶结节灶。医生建议我医院治疗,因为“医院的胸科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我和家人来到了这医院。医生起初怀疑是肺部发炎,开了药之后,要我一个月后过来复查。然而,拿到复查结果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眩晕:所患的根本不是什么肺部结节或肺炎,而是肺癌!且癌症已经转移到胸膜上。
我无法相信,自己居然被两种癌症同时找上了门,但还有第三重打击等待着我。在PET-CT检查结果中,除了左肺肿块,还提示双侧肾脏上各有一个软组织肿块,怀疑为双肾肿瘤。
?张强的PET-CT报告
2
比病情更打击我的是医生
突然被告知同时患上三种癌症,我当时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惶恐来形容了。相比家人焦急的心情,茫然和不知所措,令我当场愣在原地。
然而,更让我无措的,是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
医院科室划分明确,大多数专科医生只对自己的科室领域有经验,缺少联合治疗机制,医生给我开出的治疗方案似乎比我的病更显“无奈”。
医生说,我的肺部病灶由于位置特殊,无法进行穿刺活检,只能直接手术治疗。
肾脏方面,医生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治疗肺部癌症的化疗药物对肾部有损伤,而我们这里只能负责肺部的治疗,所以你先去治好了肾再来吧。”医生说。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我几乎用着“祈求”的口吻询问医生,这可是关乎自己生死的大事,但几分钟之后,医生还是结束了这次谈话,因为还有大量病人在诊室门口排队。
医院,无数的问题在我的心里徘徊——医院治肾好?如何托人找到最好的专家?听说肺癌生存期只有几个月,在治肾的过程中,肺癌继续恶化怎么办?
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我知道答案的,我只知道,死神正一步步地向我靠近。
3
生的意志推我走上出国路
时间就是生命,而我的生命就在国内医生的淡漠和治疗方案的模棱两可中消失着。折磨着我和家人的,除了体内的肿瘤,还有无法名状的心理负担,奔波来回的劳累疲惫。
当时的情形我就想被理不乱的丝线缠身,没有头绪、挣脱不开。但命运把“三座大山”堵到我面前时,留下了一条出路,这条路就是--出国看病!
当时一篇介绍中美治疗差异的文章,医院治病的想法。医院多学科会诊体系完善,癌症五年生存率比中国高一倍。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庞大费用,这个想法还仅仅是想法。
又医院的辗转,“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我等不起也犹豫不起了,与其在国内继续“徒劳无功”的折腾,不如出国。与家人商量后,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我要出国治病,医院治病。
作出这个决定后,一家人便开始查找去美国治病的途径,经过对比和衡量,最终选择通过新里程美家去美国看病。
下面,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出现在眼前,预计百万的治疗费用,我该怎么解决?
卖房。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和妻子将一套用前半生积蓄购买的住房卖掉,用以支付在美国的生活、医疗费用。每想到这,我心中的都充满了对妻子和家人的感激,是他们和我共同的“求生”意志,让我有了生命的转机。
2周后,在新里程美家的帮助下,我和妻子踏上了去美国治病的征程。
4
终于体验到多学科联合诊疗
年5月15日,我医院梅奥诊所的大厅,我几乎不相信医院。星级酒店式的诊室和宽敞的就医医院的标配。
?梅奥诊所
梅奥诊所肿瘤科Dr.Bible是我的接诊医生。到达梅奥的当天,Dr.Bible已经为我安排好了需要做的检查,包括CT引导下的左肺肿块活检。
在新里程美家翻译的帮助下,医生助理逐项向我解释检查的内容、必要性、注意事项。还有服务人员为配同我一起来的妻子提供送水送饭的服务。
医院多日来的奔波和就医经历,凸显了这次赴美国治疗的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人性化体验。与国内治疗恰恰相反的是,在美国,忙碌奔波的是医生,不是病人。
我的主诊医生Dr.Bible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多学科治疗计划。全程,他都拿着纸笔,为我和妻子详细解释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
首先,Dr.Bible邀请影像介入科医生为我进行了CT引导下的左肺肿块穿刺,病理结果提示“肺腺癌,伴有EGFR19外显子突变”。
5月20日,我进行了肺部肿瘤切除手术。梅奥胸外科医生Dr.Cassivi为我进行纵隔镜检查和胸腔镜手术。术后,肺部肿瘤切除干净,但显示有胸膜转移。
Dr.Bible对我说,我的肺部肿瘤是原发性EGFR基因突变、伴有胸膜表面扩散的非小细胞肺癌,这个突变增加了对以EGFR为标靶的靶向治疗的应答机率,也就是说,让我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化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Dr.Bible向我提供了三种用于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药物信息,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以及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联合用药治疗。考虑到这些靶向药在中国已获批且价格更低,还有慈善援助赠药项目,建议我回国后购买处方药服用。
6月1日,也就是肺部手术后的一周,Dr.Bible邀请了梅奥另一位著名的泌尿外科医生Dr.Chow为我进行检查,针对双侧肾脏肿块给出治疗建议。
Dr.Chow根据我的影像资料评估,我的肾脏和肺部为转移性病变的机率只在1%左右,并且与病理科的Dr.Clayton沟通。
6月6日,我接受了肾脏冷冻射频消融术。活检结果提示,双侧肾脏肿瘤为第三和第四的原发透明细胞癌,也就证实了肾脏肿瘤与肺癌和之前的甲状腺癌没有直接关系。
术后,按照美国医生的说法,我的肾脏肿瘤已经痊愈了。
除了医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医院的护理水平。术后几天,都有护士推医院散步。这是每天的功课,不做还不行。
5
从美国治疗回来的新生
眼看在梅奥治疗的日子即将结束,万一回国后病情有了发展怎么办?
术后的最后一次面诊,我将心中的疑虑告诉了美国医生。
Dr.Bible笑眯眯地对我说,在他的从医生涯里,像我这种患有甲状腺癌,双侧肾细胞癌以及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例子十分罕见。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到,“你的肾细胞癌已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将来复发的概率低于10%。而肺部肿瘤才是后续回国治疗的重点,回国后服用靶向药物的同时要注意监控病情。”
“即使肺部病情将来有发展,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放疗或靶向治疗,不必过多担忧。”
怕我还担心,美国医生还考虑到我的癌症家族史,特意安排了梅奥的基因咨询师为我进行单独诊疗,建医院的癌症遗传学科进行咨询,确定是否有潜在的胚系突变,是否会影响到我女儿、孙女的身体健康。
16年6月,我结束了在美国将近一个月的治疗回国。这次出国看病的体验,对于一个在国内濒临绝望的人来说,真的太值得了!
按照回国前Dr.Bible制定的方案,我在国内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肺部肿瘤得到了稳定控制。
回国后的半年中,我的体重比去美国前足足上升了20斤,家人和我都开心不已。
17年7月,医院的复查报告显示癌细胞指数在正常值。
刚知道自己身患三种癌症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我的家人、梅奥诊所的医生们和新里程美家,让我这个最不幸的人,重新有了快乐和希望。
关于出国就医
张强是新里程美家服务过的海外医疗患者中情况比较特殊的一位,一方面是病情特殊,另一方面是他和家人超出旁人的果决和坚定。
张强的治疗经历,曾引起了《凤凰周刊》的注意,并在年的一期中进行了报道。
?报道文章和封面
出国看病,尤其是去美国,是项大支出。对于张强这样需要直接接受多学科诊疗的人来说,去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的治疗效果相比无需多言。
新里程美家自成立起,本着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海外医疗方式的理念,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的治疗等不同,我们会提供国内接受海外会诊和直接出国看病的不同方案。
出国看病的好人人都知道,但出国看病必要不必要,新里程美家知道,希望我们的专业能帮到更多患者。
--
推荐阅读
?找海外专家看病就得出国?一位食管癌患者险些被骗!
?改编自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真实病例
?经患者授权发布,文中使用化名
?此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点击页面右上角分享文章给需要的人
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