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糖尿病人会发现,在刚刚得病的时候口服一些降糖类的药物,效果还不错,相对来说体内的血糖控制的也比较理想,一段时间之后降糖药物的效果似乎有所改变,日积月累效果似乎越来越差。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加重了,甚至失去了对这些药物的信心。生活当中有一些病人甚至病急乱投医,用一些偏方耽误了自己的病情更是影响了身心健康。
同样是吃降糖药,怎么我吃了没效果?两个原因尽量早知晓!
那么,降糖药的效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差呢?主要有两种类型。
(1)继发性无效
出现这种情况和病人的药物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比如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上控制运动量过少,而且没有按正常的服药剂量之后出现了呕吐或者是腹泻导致药物流出,影响了人体的吸收,而且现在抚养的时候不注意同时服用了其他的药物相互抵抗的药效。
(2)抗药性
对于抗药性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市面上大部分的降糖药物都属于磺脲类降糖药。糖尿病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患者本身的胰岛素分泌出现了异常,才引起体内的血糖值偏高,那么像糖类的药物,其目的就是帮助这一类患者体内降低血糖值。在服药的这个过程当中,降糖药对患者身体长时间的刺激,虽然一开始药物作用会减少胰岛的压力,补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值,但是日积月累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药物也会大打折扣。当然体内的胰岛变得偷懒,那么身体里分泌的胰岛素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接近于零。
同时磺脲类降糖药必须依赖于体内胰腺的β细胞才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虽然这个问题人们都清楚,但是患者处于这个阶段,体内的胰腺相对来说已经越来越虚弱,甚至是直接退化,那么依靠,肯定是发挥不了好的疗效。
当我们发现降糖药药效变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加用外源性胰岛素
上面的内容也说过,降糖类的药物药效变差,那对患者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体内的血糖升高。针对这一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胰岛素,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身体外部补充胰岛素。
好处:
方法可以弥补自身体内分泌胰岛素不足,同时方法也比较的方便快捷,而且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快,能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对一些患者胰腺的影响相对来说也比较小。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深一线,已经完全退化了没有功能的人都会采取这种方法。
(2)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使用
在降糖药和胰岛素双重配合下,也就是指患者在服用降糖类药物的都是在服用外源性的胰岛素,两者双管齐下。
好处: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的经济,而且可以节省外源性胰岛素的剂量,同时也降低了对体内胰腺的意志,逐渐恢复自身胰腺β细胞的敏感度。同时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恢复患者对降糖类药物的一些敏感。